close

致命約會海報.jpg

片名:慌心配對 致命約會 Woman of the Hour

上映日期:2023/09/08
 
類型:劇情、懸疑、犯罪
 
片長:95分
 
導  演:Anna Kendrick
 
演員: Anna KendrickDaniel ZovattoNikki Robinson

 

Film|【瘦身男女 Love on a Diet】 /莫非劇情介紹

故事聚焦在洛杉磯一名默默無名的女演員謝麗爾,她正在爲爭取演出機會而努力。

 

一天,她受邀參加名爲《約會遊戲》的電視節目,希望這次亮相能爲她帶來更多的表演機會。
 

在節目中,她需要從三位單身男士中挑選一位進行約會,最終她選擇了看似健談友善的攝影師羅德尼·阿爾卡拉。
 

然而,謝麗爾並不知道,她選中的羅德尼其實是一個連環殺手,他的真實身份和背景令人震驚。

 

Film|【慌心配對 致命約會 Woman of the H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取材自美國知名的約會殺手─羅德尼‧阿爾卡拉。

羅德尼前後至少犯下七起謀殺案,真正殺害過的人數,可能達到130人,且受害者多為女性。

以過去的外貌標準來說,他的臉或許稱得上是好看的,再加上高學歷與幽默的談吐等條件,其實

並不意外他何以能輕易誘騙女性,進而達到殺人的目的。

和其他歷史上著名的殺人犯一樣,他並不是那種會因為殺人,而畏罪選擇低調度日的人。

羅德尼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前科累累的狀態,居然還跑去參加了知名的聯誼節目......

 

致命約會劇照1.jpg

 

安娜坎卓克飾演聯誼節目中的女來賓謝麗爾,星途不順的她,原本只是想藉著上節目增加曝光,

讓觀眾熟知自己,為自己帶來更多表演的機會,孰料竟讓自己差點沒掉入死亡陷阱。

她經歷幾次失敗的試鏡,其過程讓人看到過去美國演藝圈的不堪,女星的價值只從身材、外貌來

判定,所謂的機會也常常是從膚淺的裸體寫真開始,毫無尊重可言。

就連來參加節目,謝麗爾也被主持人要求換上性感的貼身洋裝,並不斷提醒謝麗爾收斂自己,

不要嶄露自己聰明伶俐的模樣,表現得像個笨女人就好。

 

致命約會劇照2.jpg

 

或許是受夠不斷被外貌、身材審視的羞辱,以及一般男性對女性的輕視。

謝麗爾面對男性時刻保持理性,對比第一位受過情傷,而在羅德尼溫柔安撫下,便失去戒心

的受害者,謝麗爾與羅德尼的應對,顯得冷靜沉著很多。

另外想特別提一下,一同參加聯誼節目卻被淘汰的兩位男性,他們的口條不佳,態度也很輕浮,

一開始本以為是節目為求效果要求他們如此,但中場休息時間,從他們與羅德尼閒聊的內容來看,

他們的表現似乎是忠於自己。但也正因為如此,當主持人公開被淘汰的他們的學經歷時,答案

讓人感到有點意外。那個老是聽不懂女主角問題的人,是名實習醫生;而言論充滿性暗示的人,

則是家具設計師。

以社經地位來說,這兩位的條件並不差。而羅德尼的表現稱不上是最好的,但由於另外兩位

的言論實在太讓人失望,才會讓羅德尼看似正常的回答,顯得出眾。

然而諷刺的是,儘管兩位淘汰者的表現庸俗,但至少他們還有些許良知,第二位淘汰者察覺

羅德尼不是什麼正常人時,利用擁抱告別的機會,忍不住提醒女主角要小心。

 

致命約會劇照4.jpg

 

女教師羅拉的身心狀況讓人很心疼。

她是聯誼節目現場的觀眾之一,她一眼就認出第三位男嘉賓就是殺害好友的兇手。

一想到過去這個未解的冤案,以及好友死去的慘狀,她止不住顫抖。

她討厭警方辦案的消極,也氣惱節目公司的保安敷衍她提出見節目製作人的請求。

警方雖然有找羅德尼攀談,卻因為對方的態度配合,且應對正常,就完全免除他的嫌疑。

看到殺人犯可以大方上節目,她既不解又害怕。

而最讓她崩潰的,還有男友的質疑,男友相信節目的公信力,不可能讓有問題的人上節目,為了

不要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還跟女友確認,是否真的確定羅德尼是兇手?而不是單純長得像?

過去的年代,女性在社會的地位低下且弱勢,即便羅拉的身分是位教師,但她的申訴與抗議

依舊得不到太多的關注與重視。

 

致命約會劇照5.jpg

除了謝麗爾,電影裡還有一位倖存的受害者。

劇中沒有說明,為什麼羅德尼會心軟給她活下去的機會。有可能是兩人在漫長的路途中

不知不覺交心(相似的童年)。也可能是那顆微不足道的情人節巧克力,意外給了羅德尼

未曾有過的溫暖?

但或許最重要的生還原因還是來自受害者面對狀況保持冷靜的態度。

其他受害者遇害時,會忍不住大叫、掙扎,甚至反擊。就算是僥倖昏厥醒來,也無法

冷靜面對現實,往往有大動作的反應。

但這名受害者故作平靜地表示自己接受已經遭遇的不幸,她沒有大聲求饒或責怪,甚至

反過來安慰施暴者,竭盡所能地保持冷靜,減少對施暴者的刺激。

直到施暴者卸下心防的那刻,她才趁其上廁所的空檔,連忙奔走到附近的餐廳報警。

 

有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不夠血腥、暴力,但或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重點並不在殺人魔本身,

而是在於,今天若遭類似的狀況,受害者該怎麼面對?比較偏向教育、警覺的作用?

劇中受害者罹難的理由,都有值得借鑑之處。

比方最一開始,懷孕後遭到男友拋棄的女生,倔強地不肯跟家人求助,只因不想聽家人的冷嘲

熱諷,而選擇跟一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傾訴。陌生人幾句簡單的安慰,就讓她卸下心防。

另一名遇害空姐則是引狼入室,隨便招呼不認識的路人幫忙搬運行李,本以為事後請對方喝個啤酒,

或交個朋友就能聊表謝意,孰料竟引來殺身之禍。

謝麗爾謹慎的性格保護了自己,從她與羅德尼的對話可以看出,羅德尼非常擅長迎合女生的話題,他不斷

拋出「彼此愛好、背景類似」、「可能曾擦肩而過的緣分」等命中注定的暗示。

而謝麗爾對於這種過於迎合的回答其實並不買單,她也敏感地從羅德尼在話題尷尬時,所表現的不快

查覺到不對勁。有時,人會因為擔心自己造成對方的不悅,而失去判斷,下意識以平息對方不滿為優先,

不小心便答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但謝麗爾的看法比較像是,尋常的閒聊話題,就能被激怒的一方,無視

氣氛已經尷尬,仍要繼續續攤的動機讓人不安。

真實事件裡的羅德尼,他下手的對象除了女性,也有男性。而電影中剛好有拍攝到他曾經邀請一位本想

跟他一起學習攝影的男同事,下次一起出行。

他所蒐集的被害者相本裡,也有該名男同事的獨照。對照真實事件,或許他不是想帶男同事一起出行,

而是把他也當成了下手的目標也說不定......

只能說,不論是過去還是現代,面對熱情、健談的陌生人,不論是男是女,都應該心存一點戒心。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ey 的頭像
Zoey

Chatter

Zo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